大岩桐是常见的园林树种之一,扦插是常用的繁殖方式之一,但是扦插要想成功需要一些技巧和方法,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为大家介绍大岩桐扦插的时间和技巧。
了解大岩桐
大岩桐是一种常见的园林树种,原产于中国南方地区,树高可达20米,树冠宽阔。大岩桐叶片有明显的三角形,叶子较大,是一种观赏性很强的树种。
适宜扦插时间
大岩桐扦插的适宜时间是在春季和秋季,这两个季节都是植物生长期的转折点,此时植物处于生长活跃期,具有较强的生长能力,能够更快地生根和生长。
选择合适的扦插材料
选择直径约0.5cm左右的健康枝条作为扦插材料,切割时要用干净锋利的剪刀,以免伤及细胞组织。要避免选用生长过度的枝条,因为这样会影响扦插的成活率。
处理好扦插材料
在扦插前,需要将枝条的底部处理干净,去除上面的叶片和花朵,留下3-4个叶片。并在底部切割成斜角状,切口长度大约为3-4厘米,以利于增加吸水面积和促进生根。
选择好扦插土
扦插土的选择对于扦插的成活率有着重要的影响,应该选择透气性好、保水性好、排水性好的扦插土。可以采用腐叶土、河沙等混合土壤制成。需要注意的是扦插土壤必须消毒过,以避免病菌感染。
浸泡扦插材料
将处理好的扦插材料放入温水中浸泡1-2小时,可以提高扦插的成活率。浸泡后取出,晾干水分,以免引起病菌感染。
进行扦插
将处理好的扦插材料插入扦插土中,埋入1/3-1/2深度,将土壤压实。需要注意的是扦插材料之间的距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,以便于生长和避免互相竞争。
保持适宜湿度
扦插后需要保持适宜湿度,可以在扦插地周围喷水,但不要让水淋到扦插材料上,以免影响扦插的成活率。同时也需要注意通风,避免高温或者潮湿的环境。
控制灌溉量
在扦插后的一个月内,需要注意控制灌溉量,以保持适宜的湿度,但不能太多,以免引起材料腐烂和病菌感染。建议每周浇水1-2次。
适时施肥
扦插后的一个月内不需要施肥,等到新芽长出来之后再进行施肥。选择有机肥或者复合肥,适当增加营养供给,促进生长。
及时修剪
当新芽长到约10cm左右时,需要及时修剪,留下2-3个健壮的芽,以便于营养分配和生长。同时也能够增加扦插后的抗逆能力。
防治病虫害
扦插后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,需要及时发现和防治。可以采用物理方法或者化学方法,使用农药,以避免病虫害造成的损失。
控制环境条件
扦插后需要合理控制环境条件,保证光照、温度、湿度等环境因素的适宜程度,以利于扦插的成活和生长。
关注生根情况
扦插后需要经常观察生根情况,一般情况下生根需要2-3个月的时间,如果长时间未见新芽出现,可以适当增加灌溉量和施肥量。
大岩桐扦插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繁殖方式,但是需要在扦插材料的选择、处理、土壤的选择和环境控制等方面做好细致的工作。在适宜的季节选择健康的枝条,处理干净,选择好的扦插土,并保持适宜的湿度和营养供给,才能够提高扦插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。